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页_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入口】

热点资讯 2017-08-01 专注教育 晴天

【www.jxxyjl.com--热点资讯】

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址大家知不知道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登录网址,欢迎点击登录!

点击登录》》》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大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哪些人员需参加全民参保登记市医保局详解市民关注热点

去年6月,人社部下发《关于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通知》,随后,确定浙江等50个地区作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单位,大庆被正式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单位。今年年初,大庆出台《大庆市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也标志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的专项行动。

据市医保局副局长李广生介绍,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有利于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目标,推动加快建立健全全民共享、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适应城镇化进程和社会流动性特征,更好维护各类参保人员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社保关系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避免和减少重复参保、重复补贴、重复领取待遇,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立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区人力社保局,对外可使用北京市海淀区公务员局名称开展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登录网址,欢迎点击登录!

点击登录》》》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调整城乡就业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社就发〔2017〕32号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44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6〕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城乡就业制度部分证明材料进行调整,进一步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印发<北京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人社就发〔2011〕79号,以下简称“79号文件”)第六条第(一)项中规定的“社区(村)出具的灵活就业证明材料”调整为《实现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声明》(附件1);第十三条第(四)项中规定的“社区(村)出具的中止灵活就业的书面证明”调整为《中止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声明》(附件2)。

记者调查

此次全民参保登记涉及大庆常住人口约310万人。今年年初至5月份,省信息中心已开发全民参保登记信息软件,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即日起至明年4月份,市人社局将通过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单位登记和入户调查、比对审核和数据整理工作助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明年5月份后,对全民参保登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

此次全民参保登记,将对未参保人员、重复参保人员进行梳理,对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居民个人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登记信息数据库后,清理重复、错误信息,实现对人社、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等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共用,强化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进一步促进城乡社会保险统筹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另外,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中,实现对参保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更好维护各类参保人员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社保关系的合法权益。

针对市民在参与全民参保登记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市民关心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中的重要问题,李广生副局长进行了解答。

1、大庆全民参保登记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微友丹丹:年初看报道,大庆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想知道通过哪种方式登记?

李广生:共有3种方式:一是利用现有的公安、卫生计生等信息数据进行比对,生成比较完整的参保人员信息数据库;二是动员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家庭户籍人口为单位,自行进行网上登记;三是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等深入城乡居民家中,进行入户登记,填写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全民参保登记,采取市区、县同步推进的方式,单位职工网上登记及其他城乡居民入户登记的时间,市人社局将统一对外发布,读者可关注新闻媒体及社区(村)通知。

2、哪些人员需参加全民参保登记?

网友一帆:是在大庆生活就业的人都能参加吗?都需要登记哪些内容?

李广生:登记对象必须是大庆常住人口,即包括户籍人口、外来常住人口及未落户的新生儿。

登记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登记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联系手机等;二是个人参保信息,包括登记对象当前已参加社会保险的险种、参保单位名称等;三是个人就业信息,包括登记对象的当前就业状态、从业情况等。

3、《全民参保登记表》需填啥内容?

读者李想:在填写《全民参保登记表》中需要填哪些内容?

李广生:登记内容包括登记对象的基础信息(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就业状态、户口所在地、常住所在地、联系电话、现参保情况、未参保原因、异地参保情况等八项指标。

4、社会保险包括哪几个险种?

微友小飞:我还没参加社会保险,想知道它包括哪些保险?

李广生: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个险种组成。

5、个体劳动者如何申办养老保险?

网友小辉:我在大庆开了个超市,想自己办个养老保险,请问在哪儿申办?需要哪些材料?

李广生:个体劳动者应到所在区社保分局综合业务窗口办理参保,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龙江银行卡及开卡申请书或存款小票;填写《参加养老保险登记表》。

6、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个体户春燕:我自己做小买卖,想申办养老保险,想知道缴费比例是多少?

李广生:根据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多缴多得”的机制,城镇个体劳动者可以根据本人收入情况,选择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70%、80%、90%、100%之中的任何比例作为本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并按20%的比例缴费。例如,全省2013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8167元,缴费如参保人员选择60%的比例,则以38167元×60%=22900.2元为缴费基数,缴费为22900.2元×20%=4580.04元。

7、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读者刘文海:我刚刚参加工作,单位给职工缴纳了医疗保险,想知道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多少?

李广生:用人单位缴费为上年在职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为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2%,额外每人每年收取120元(从个人账户扣除48元)作为大额医疗救助资金。男60周岁、女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办理了医疗保险退休手续的参保人员个人不再缴费(大额医疗救助资金需继续缴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自愿参加补充医疗保险,额外缴纳在职工资总额的3%,用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医疗保险待遇。

例如:某企业10名从业人员,底单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23200元,2015年应缴费总额为223200元×10%+10人×120元=23520元:其中单位缴费223200元×8%+10人×72元=18576元;个人缴费223200元×2%+10人×48元=4944元。如果再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还需额外增加缴费223200元×3%=6696元。

8、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哪些保险待遇?

网友小崔:我有职工医疗保险,想知道都能享受哪些待遇?

李广生:一是建立个人账户,用于门诊就医购药。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按年龄段计入个人账户。具体比例为: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为25%;36~45周岁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为30%;46周岁以上,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为35%。

二是享受统筹基金支付的保险待遇。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扣除计入个人账户后的剩余部分作为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建立家庭病床、门诊大型设备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以及患有门诊指定慢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参保人员住院就医时,根据医院级别由个人负担起付标准费用200元~800元,余下符合支付政策部分,在职人员核销85%,退休人员核销9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5万元。参加补充医疗保险(额外缴纳3%部分)的单位,在职人员核销90%,退休人员核销95%,年度最高限额不封顶。

有问必答

1.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有户籍限制吗?参保时间如何确定?

答:个体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不受本地户籍和农村户籍限制。参保时间以办理参保手续时间为准。

2.如养老保险有欠费,现在想补缴,应该怎么办?

7.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哪些待遇?

答:一是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用、康复性治疗费用;二是辅助器具安装配置费用;三是伤残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四是工亡待遇: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五是住院期间伙食费,统筹地区以外就诊交通费、食宿费。

本文来源:https://www.jxxyjl.com/redianzixun/2329.html

Copyright @ 2011- 江夏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京ICP备188182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