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卷]高考全国卷1语文难不难 今年全国卷1语文难不难

高考分数线 2017-06-15 专注教育 晴天

【www.jxxyjl.com--高考分数线】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难不难 今年全国卷1语文难不难

2018年高考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每年的高考牵动无数家长、教师和考生的心。高考不是唯一的出来也不是人生的独木桥。高考只是艰难人生的第一步,而之后的每一步,都比高考更艰难,也更无法控制。

而考试的难,是人生最简单的事。生活的难,才是人生不可攀登的高峰。看到一句话说: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公平竞争了。混迹社会十年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关于高考的感慨就说到这里吧,下面爱扬教育网小编就2018年全国卷1语文卷难度进行点评和分析。

一、2018年全国卷1语文卷难度投票调查分析

1、比去年难的得票人数:0人

2、比去年容易的得票人数:15人

3、和去年难度相当的得票人数:7人

通过以上的得票人数可以大概了解到今年全国卷1语文卷南徐系数了。

二、2018年全国卷1语文卷专家点评分析

语文,一份可圈可点的“特色”考卷

2018年语文高考刚刚降下帷幕,各路方家肯定会对语文试题见仁见智。以我——一位有着多年高三备考经历的教师的陋见,认为该套试卷至少有如下几点明显特色:

1.稳中有变化,体现“传承”特色

读完全卷,有明显的三变三不变之感。所谓三不变:即大的考核版块未变,仍分为论述类、文学类等六大版块,此其一;试卷总题量未变,仍为22道题,此其二;试卷阅读总量,即文字量未变,保持在9000字左右,甚至较去年有减少,此其三。

所谓三变:即:较之去年全国Ⅰ卷①小题的分数赋分有变。选择题取消了所有的多项选择,共减四分;而文学类5小题增加1分,实用类9小题增加2分,文学类填空增加1分。

②考核的形式有变。语言运用题之成语

2018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难不难 今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难不难

2018年高考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每年的高考牵动无数家长、教师和考生的心。高考不是唯一的出来也不是人生的独木桥。高考只是艰难人生的第一步,而之后的每一步,都比高考更艰难,也更无法控制。

而考试的难,是人生最简单的事。生活的难,才是人生不可攀登的高峰。看到一句话说:高考,是最后一次不看脸不拼爹的公平竞争了。混迹社会十年之后,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关于高考的感慨就说到这里吧,下面爱扬教育网小编就2018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卷难度进行点评和分析。

一、2018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卷难度投票调查分析

1、比去年难的得票人数:9人

2、比去年容易的得票人数:22人

3、和去年难度相当的得票人数:17人

通过以上的得票人数可以大概了解到今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卷南徐系数了。

二、2018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卷专家点评分析

2018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省招办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关教授对我省数学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他们表示,纵观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题型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和去年相比难易程度在稳定中做了一定的微调,学生看到题目更容易上手,没有特别的偏、难、怪题目,有利于大学选拔具有核心数学素养、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严谨、逻辑推理层次清晰的学生,也为中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一味追求数学题目的“偏、难、怪”并不可取,施行题海战术更应适可而止。

数学试卷不仅兼顾数学知识点的考查,而且注重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试卷从(低)单一知识点的考查、(中)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到(高)综合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梯度较为明显,具有较好的成绩区分度。试卷既联系实际,又考查数学思维能力。总而言之,2018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卷,在兼顾数学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病句和补写变成了小综合材料,分类别考试。增加了语文得体题的判断与修改,也增加了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述题,给学生增加了一定的速度压力。

③考核的内容有变。基本取消了逻辑推理题,实用类未考流程推理题,诗歌鉴赏的问答题未考诗词鉴赏技巧,虽然整套试题考生觉得较之去年难度略有降低,但这道题仍直呼太难,甚至根本无从下手答题。这一切均体现了稳定中有变化,小步幅变革,年年有创新的高考命题一贯原则。

2.弘扬正能量,体现“政治”特色

考卷中的文学类考查材料,为阿成的叙事散文《赵一曼女士》,实为一篇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实用类的两报一刊,推介了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卓越成就,可让每个考生引以为自豪。(语用类的材料亦有此作用);尤其是作文,回溯新千年,概述大成就,展望全面小康,不仅学生有话可说,审题降低了难度,而且作为材料作文,学生亦会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写作思路,同时亦会增加自豪感与神圣的使命感。实为本套试题中的最大亮点。

3.扬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特色

细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分析新子学的两大特点,不难发现命题者欲弘扬先秦诸子思想精华之良苦用心;细读《晋书·鲁芝传》,则不仅印证了我们教研对文言材料选取的判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这段史实的了解,了解古人敢担当,又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细读诗鬼李贺的《野歌》,则发现实为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又一标榜:即使不遇于时,也不会自甘沉沦。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传统文化的“影子”时隐时现,又一次体现高考语文命题一贯原则之一。

    备考建议: 诚望后继之君,细研全国Ⅰ卷,参照Ⅱ卷Ⅲ卷,在强化传统文化灌输,社会正能量引领及了解试卷结构,增强考生诗词鉴赏能力,文言阅读能力等方面多作努力,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圆考生理想大学之梦。

    三、关于2018年全国卷1语文的相关新闻

    一、总体评价

    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既体现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在考察内容上,体现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察目标;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一文,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3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第1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2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阅读材料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选择这篇材料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追忆了革命先烈,彰显了爱国精神,且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导向意义。第4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第5题考查文中关键句子的含意;第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它是包含图表在内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目的文本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总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进行谋篇布局。学生在阅读时,应该认识到文本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

    从2017年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变成必答题的华丽转身之后,今年的实用类阅读题在保持去年面貌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分值上来看,虽然总分依然是12分,但却把5分的多选变为了3分的单选,多出来的两分加在了主观题上。和文学类阅读12分的主观题相比,可以看出实用类阅读的特色是主观客观并重,既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文体的基本特征、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原文内容,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018年全国卷实用类阅读在选材上和2017年相似,都具有实际性和科普性,变化在于去掉了图表,用的是文字材料,更注重学生的文字阅读功底。

    总的来看,今年全国卷的实用类阅读题,仍偏重于对材料本身的分析和理解,材料本身清晰简明,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

    第二大题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鲁芝的这段文字选自《晋书·鲁芝传》,原文篇幅较长,有680余字,考题根据需要做了少量删节。本次重点考查了文言虚词“以”和“为”的多种用法以及帝王世系方面的专门用词。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型的文言文作品,文字浅显,故事性强。考点并不生僻,而且故事背景是大家极为熟悉的三国时期,非常适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的考查。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诗是李贺在落第之后自我排解的诗篇。开篇先写自己射技高超,实际上是暗指才华不凡。第二联写自己命途多舛时的自我开解。第爱扬教育开始转向抒怀,感慨的是自己仕途蹭蹬难展抱负的命运(文言文中“穷”一般指处境恶劣)。尾联自我安慰,畅想未来如春柳重萌,颇为乐观。整体上看,本题需理解其基本意涵即可。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该大题与2016年相比,题量相同,但在命题形式上有较大变化。

    三道选择题均与一篇阅读材料相关,从材料出发来设题。第17题考察病句,但是改变了以往正确或错误四选一的出题模式,而是在文章中设置病句,让考生选择修改恰当的一句,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本质与以往并无区别。第18题,原本的补写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等方面的掌握。第19题,依然考察成语的正确使用,但采取了回到文章中填空的考察方式;试题难度上并无太大变化。

    第四大题

    第四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呈现明显的任务驱动特征。文章一方面要求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谈论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另一方面要求以下一代人为阅读对象。

    前者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题干中列举的事件或其他事件均可作为切入点:汶川大地震承载着“多难兴邦”、“众志成城”的民族记忆;北京奥运会传递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普世价值;天宫一号志在星空,代表科技和创新的力量;村村通、精准扶贫脚踏实地,代表对民生的切实关注;互联网的普及,构成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

    后者则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以下一代人为阅读对象,意味着不仅要思考已过去的时代与自己成长的关联,更要思考未来世界中国发展的蓝图,体现对后辈负责的态度和对时代、对未来的担当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jxxyjl.com/gaokaofenshuxian/1863.html

Copyright @ 2011- 江夏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京ICP备18818288号-1